资讯详情

简影|《隐形人》像极了在大数据时代裸奔的我们

引擎密码引擎密码2020年12月11日 20:29  

[车友头条-车友号-引擎密码]  

隐形人怒刷存在感。

以前看恐怖片,我以为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片头序幕里的一行小字,写着:

“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。”

尽管如此,这一类的真实故事并不是我们身边常常能遇见的。

直到2020版《隐形人》的公映,我对“毛骨悚然”和“细思极恐”有了新的感悟:

科技的高速发展,使得我们很有可能如《楚门的世界》一般,在浩然大地间裸奔。

为什么会这么说?因为在去影院看完《隐形人》的第N天,我看到这样一则消息:

“苹果高级副总裁宣布:明年将推出针对用户隐私保护的新功能,那些未经允许对用户数据进行追踪的应用会被下架。”

虽然这是一条正面消息,但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阴暗面潜台词是:

大数据时代,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无数双眼睛透过互联网窥视着。

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,说的是有人做了实验,邀请一名黑客来获取自己的信息。黑客就凭着一个实名登记的手机号码,获取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、QQ号、微信号等等一连串信息,还包括开房记录。

大数据早已成为“隐形人”,潜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

这也是影片《隐形人》另一层细思极恐的寓意。

大部分影评都为《隐形人》贴上“男权”、“家暴”、“PUA”、“METOO”等人性层面的标签。诚然,这些都是这部影片的主题。

但我们又何妨从另一个角度出发,想一想“隐形”这件事本身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我们在“隐形人”眼里,完全失去了隐私。

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惊悚和绝望,而非视觉、感官、氛围。隐形的人比现身的鬼更可怕。

这里不得不要夸一下导演对于镜头感的把控实在了得,拍出了无形的压力、无形的恐惧和无处不在被窥视的心里负担。

恐怖片本身也是对镜头语言要求最高的片种。

影片开场,仅一个令人窒息的横摇镜就初步建立了一种“视觉隐形”的心理暗示。

(文/车友号 引擎密码)

上一页1/3下一页
询底价
参考价:暂无报价
称 呼
手机号
城市
询底价
热门评论
暂无评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