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过一周,包括比亚迪宋Pro DM-i、奇瑞风云T9在内的经济型插混SUV,会迎来竞争力更强的对手,即吉利银河星舰7,一方面是新一代雷神EM-i电混技术的应用,馈电油耗和综合续航里程,分别做到了3L左右和2300多公里,另一方面则是价格预计会聚焦在15万元以内,入门级甚至只有10万出头,而经过实测,有参考价值的馈电油耗,基本不超过4L,如此一来则引发了两个思考,吉利的这套新插混技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15万元内,增程和插混给更有性价比呢?
在追求经济型的P1+P3插混技术架构里,降低油耗的逻辑其实有两个,一个是弱化发动机在整套系统里的“戏份”,简单理解就是不再需要高功率发动机,并且尽可能让发动机只待在特定场景或转速里工作,比如电池馈电时才启动充电,或是在高速巡航工况,而这就需要发动机具备更高的热效率;另一个则是由于不追求极致的性能,所以可以让动力传递变得再简单一些,总结而言就是一个主打高效,所以这也是目前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、荣威DMH技术以及吉利新一代的雷神EM-i电混技术,都在遵循的省油策略。
这次星舰7搭载的代号BHE15-BFN新发动机,峰值功率比BHE15-BFZ(1.5T)少了38千瓦,可能有人还是对低功发动机+单挡DHT的组合有些不理解,毕竟奇瑞风云T9的用1.5T+3DHT方案,百公里实测也能做到馈电油耗4升左右的水平,为何吉利不保留1.5T,油耗通过结构更简单的变速箱去实现呢?或者说为了提高动力响应,用低功发动机搭配3DHT呢?首先,二者混动架构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,前面提到,星舰7搭载的EM-i技术是基于P1+P3架构打造,而风云T9的混动架构是P2+P2.5,电机独特的位置注定更适合走多挡DHT方案,而对于吉利的这套经济型插混方案而言,一方面在发动机构造上,1.5T本就出自性能取向,在350Bar中置高压直喷、深度米勒循环等技术下,动力会通过行星齿轮实现功率分流,一部分传给车轮,一部分通过电机再分流,而且在3个挡位之下,发动机是有更多参与率的,比如起步时就允许直驱,提速后升至2挡或高速续航下的3挡,发动机和两台电机处于并联驱动,所以不论什么车速或工况,整套系统随时都储备着充沛的动力,也就是说,和3DHT变速箱高效分配动力的,只有追求性能取向的高功发动机,所以,追求极致的能耗,最佳的方案还得是用低功率发动机和单挡DHT效果更好。
(文/车友号 路咖汽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