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详情

车企强压10%成本,成2024新惯例,智能驾驶将受多大影响?

路咖汽车路咖汽车2024年11月30日 17:32  北京市
[车友头条-车友号-路咖汽车]  

2024年最后一轮价格战已经开打,2025年的还将继续,如果极端下去,可能是消费者承受最痛的代价。

年底冲量期,今年的主角将发生彻底替换,不再是德系、日系,而是转换成了势头最猛的新能源车品牌。Model Y的尾款免1万元,叠加5年0利率政策,紧接着,11月29日,理想汽车开始跟上,给出3年0利率,相当于最高让利超2万元。20-30万元的市场里,多数车企已经很难完成2024年的预期销量目标,所以,也就没有了冲量的推动力。

不过,车企之间的驱动力不同,从特斯拉的表现上看,原有优惠幅度不变,进一步加码尾款减免1万元,同时提车周期1-3周,这是库存较高,加速出清。而另一面,比亚迪近期与经销商的采购价格沟通邮件,则体现着更多的行业变化。

2024年普遍10%,压价开始“人传人”

关于车企口中“年度议价”的惯例,其实是基于OEM与供应商的采购合同,每一年双方都会协商出一个年降比例,比如3%。

年降之所以能形成惯例的逻辑在于,一些零部件的生产材料包含大宗商品如钢、铜,它们和国际大宗市场的价格挂钩,处在不断变化中。此外,车企还会给出一个让人难以反驳的原因:

零部件的边际成本会随着规模的提高而降低。于是,从年底到次年初,车企和供应商都会基于报价重新博弈一轮。

“几乎每家车企都有年降要求,要说惯例,3%才是常规的年降比例。这样把固定成本一除去,供应商还能有一定的盈利空间。”来自车企的汪洋(化名)说道,在中国品牌发展起来之前,合资车企每年对供应商的年降要求在1%-5%左右。“有些国内车企把‘年降’学去了之后,就动不动来个10%乃至20%的年降目标,这纯属有果子没果子都想打两杆子。”

尤其是当新车价格不断下探,成本压力从OEM传导到供应链上游,“年降”成为倒逼供应商的压价利器。有统计显示,2023年新车平均市场零售价、终端成交价,比前一年下降了10%-15%,今年1-4月份又下降了10%,这个降价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。

(文/车友号 路咖汽车)

上一页1/4下一页
询底价
参考价:暂无报价
称 呼
手机号
城市
询底价
热门评论
暂无评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