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车友头条-车友号-路咖汽车] “现在对车端芯片没有限制,不代表以后一定没有。”刘明说道,对于车企来说,还有成本端的考量。公开信息显示,蔚来2023年花费3亿美元采购英伟达芯片,按当年交付的16万台新车计算,一辆车的芯片成本约为人民币1.35万元。
刘明解释道,车载的环境不像消费电子,空间有限,一颗芯片算力不够,可以用两颗甚至更多。因此,车企大多采用双Orin方案。此外,芯片算力和利用率是两回事,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特斯拉FSD,在HW3.0时代芯片算力只有144TOPS时,智能驾驶依然是领先水平。
2024年,蔚来推出的自研智驾芯片“神玑NX9031”,在性能上对标英伟达,计划通过自研芯片替代四块Orin-X芯片,以大幅降低成本。
有报道称,Orin-X芯片单颗价格高达300美元以上,搭载2颗则超过600美元;Thor芯片至少500-800美元一颗。
据了解,Thor芯片有三种算力版本,入门版算力为750TOPS,更高阶版本为1000TOPS;能够用于L4级自动驾驶的版本为2000TOPS。最先上车的,大概率是750TOPS的入门版。
按照车企公开的自研芯片规划,小鹏图灵芯片有效算力1颗可以顶Orin 3颗,蔚来神玑NX9031芯片,一颗实现Orin-X 4颗的性能。两者在算力上均超越了Thor芯片入门版。
“即便Thor芯片出来了,前期只能用在高配车型上,其他还是得用Orin-X......成本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。”刘明判断,Orin-X的算力水平是足够的。“大模型上车需要大量数据在芯片之间进行传输,目前最快的传输速度是Orin-X。单纯提升芯片算力意义不大,还需要提升芯片之间的传输速度,这是目前端侧大模型的关键技术点。”
(文/车友号 路咖汽车)